為促進涼臺文化交流,增強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感,11月6日至11月13日,涼山州臺辦、臺聯舉辦“兩岸情?涼山行”兩岸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交流活動,12名臺灣少數民族藝術家受邀參加。
活動期間,參訪臺胞先后前往西昌市、冕寧縣,通過實地參觀走訪,進一步加深對涼山的了解。
在位于西昌市海河邊的涼山州脫貧攻堅展覽館,參訪臺胞跟隨講解員仔細參觀。大量珍貴實物、圖片、視頻,讓他們深入直觀地了解涼山州脫貧攻堅艱辛歷程和歷史巨變,“春運母親的故事”、懸崖村整村搬遷奔小康、幫扶干部齊心協力幫扶脫貧事跡等令參訪臺灣同胞為之動容。
在冕寧縣彝海鎮,參訪臺胞在彝海邊漫步參觀彝海結盟紀念碑、彝海結盟紀念館、彝海結盟取水處等景點,認真聆聽當年紅軍長征過涼山,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與彝族果基家支頭人小葉丹在彝海邊結盟的故事,詳細了解這段至今閃耀著時代光輝的民族團結歷史,深刻感悟民族團結精神。
在冕寧縣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參訪臺灣同胞與臺商林春福深入交流,仔細了解臺商林春??缭缴胶淼經錾椒N植油橄欖,并在涼山州政府支持下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油橄欖基地,帶動百姓增收的故事。
五天的行程里,參訪臺胞還參觀了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邛海濕地公園、建昌古城、大涼山戲劇節活動地等,大家被涼山州的人文、風景、民俗、生態、美食等深深吸引,產生濃厚興趣。特別是在位于西昌市火把廣場內的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來自大涼山和寶島臺灣的民族同胞們以歌會友,分別展示各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樂器、歌曲、舞蹈、服飾等,現場氛圍十分熱烈。
參與者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活動,深刻感受到了涼山的發展變化和深厚的彝族文化,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促進兩岸少數民族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兩岸關系的發展。
通過舉辦此次“兩岸情·涼山行”兩岸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交流活動,進一步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了涼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增強了涼臺兩地的民間交流,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情感認同,促進了涼臺各領域融合發展。
據悉,11月10日至13日,參訪團一行在涼山的行程結束后還前往成都市成都熊貓基礎、東郊記憶、寬窄巷子等地參訪,到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與師生交流。(涼山州委統戰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