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統一戰線 > 理論園地 > 正文
      王永杰:深刻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學意蘊
      http://www.vaez.cn/  (2025-01-07 16:32:02)  來源:學習時報

      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責任使命、功能價值等重要內容,揭示了文化建設的使命、目標和實現路徑,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真理光芒。全面理解和深刻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必須運用辯證分析法深入把握其內在特質,充分認識這一思想體系包含的深厚哲學意蘊。

      堅守“根脈”與“魂脈”,形成新時代文化工作的新認識。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習近平文化思想之“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研究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以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深刻闡明人類文化生成的基礎、文化的基本內涵以及主要特征、功能,由此建構起一套科學的理論體系。習近平文化思想自覺將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運用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第一次全面系統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等重大時代課題,譜寫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時代新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沉積下來的智慧結晶與精神標識,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根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始終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出發,在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引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提供了現實土壤和精神力量。

      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既沒有丟掉科學理論的老祖宗,也沒有丟掉民族文化的老祖宗,在促進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雙向互動和融合中,“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生動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魂脈”的堅守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的持守。

      “古”與“今”辯證統一,形成新時代文化工作的新理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積淀形成、反映中華民族精神風貌和優秀特質的燦爛文化。其內在的突出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不是要“食古不化”地簡單復興傳統文化,更不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替代馬克思主義,而是結合新的時代要求和實踐需求,進行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歷史的基礎上,科學回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現實問題中形成發展的,是引領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正確思想指南。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使傳統文化在回應時代命題中煥發蓬勃生機活力,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根基。

      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相通的文化理論,從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積淀中汲取精華養分,將其中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熔鑄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探索之中,以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不斷激活傳統文化生命力,在推陳出新中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展現了其在“古”與“今”的相互統一中做好新時代文化工作的辯證思維。

      堅持守正創新,形成新時代文化工作的新思路。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一方面,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不動搖的基礎上,牢牢守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根,使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深深扎根于科學社會主義和中華歷史文化土壤之上;另一方面,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始終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提出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推動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彰顯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堅持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中勇擔新的文化使命的政治魄力,形成了新時代文化工作的新思路。

      守正并不是墨守成規、循規蹈矩,而是守住本和源、根和魂。習近平文化思想不是一座從天而降的“飛來峰”,而是在堅守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正的基礎上,立足文化主體性,對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新”不是憑空幻想、恣意妄為,而是在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習近平文化思想既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又與我們黨一貫堅持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理論品格貫通融合,以嶄新的思想內容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形成了系統科學的理論體系,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沒有拋開傳統經驗而空談創新,也沒有囿于傳統、墨守成規,在充分吸收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之上,積極回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創新方式方法,在汲取傳統和求新求變的統一中實現了新時代文化工作的守正創新。

      明體達用、體用貫通,形成新時代文化工作的新方法。馬克思說過,“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既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又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彰顯了這一重要思想對“體”與“用”的辯證結合和對認識論與方法論的純熟把握,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貢獻實踐偉力。

      習近平文化思想之“體”就是關于文化、文明以及文化建設的本質根據和根本原則。這一思想實現了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深化了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即為“明體”。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逐漸形成了一個內涵豐富、系統全面的科學體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理論的完善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實現了“體”的自我構建,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習近平文化思想之“用”,就是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文化工作的實踐路徑、方式方法等。這一思想規定了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即為“達用”。“明體”不是目的,真正的“明體”是為了達到“致用”。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了一系列系統完備、切實可行的戰略路徑,描繪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實現了“用”的自我主張。

      “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是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理論品格和實踐方法的生動概括,不僅指明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包含“體”與“用”的內容,而且還點明了兩者之間相互貫通的內在關系。“體”決定“用”,“用”反作用于“體”。文化思想之“體”深刻揭示文化實踐之“用”,文化實踐之“用”促進文化思想之“體”趨于完善。二者于辯證統一中,照鑒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未來道路。

      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4-12/23/nw.D110000xxsb_20241223_2-A3.htm 來源:學習時報